工程訓練

工程訓練


   77779193永利官网現代工程訓練與創新中心緻力于為湖工大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實踐機會,以增強他們在現代工程領域的技能和知識。我們的實訓中心位于77779193永利官网校園内金工實習基地,擁有多樣的設施和設備,可以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學習環境。

“工程訓練”是面向全校各專業一、二年級本科生開設的通識性實踐教學環節,是工程實踐教育必修課程。“工程訓練”課程結構由傳統金工實習和現代工種訓練二類教學環節組成。傳統金工實習包括車工、鉗工、磨工、鑄造、焊接等實訓項目;現代工種訓練包括3D打印、機器人、激光加工、鑄造增材等實訓項目。

1.鑄造實訓室

鑄造實訓室主要承擔學生的鑄造實踐項目。讓學生了解傳統的鑄造工藝和現代增材鑄造工藝,并将學生的創新設計鑄造出實際産品。學生通過1天的學習,了解普通鑄造的工藝和掌握砂型打印機的使用。

訓練目标:

(1)了解鑄造工藝過程、特點和應用,明确鑄造安全操作規程;

(2)了解型砂、芯砂的組成、制作方法;

(3)了解分型面的選擇、澆注系統、合金熔煉及其澆注方法;

(4)掌握整模、分模、活塊、三箱、挖砂等造型方法;

(5)了解其他鑄造方法及其工藝(機器造型、機器造芯、消失模鑄造、離心鑄造),利用砂型增材打印機完成産品的鑄造成型。

(6)初步學會鑄造缺陷及鑄件質量控制與分析。

實訓内容:

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編制典型零件鑄造工藝卡。通過傳統的鑄造成型和增材打印成型,操作增材打印機完成産品的鑄造。

教學安排:

本實訓室設有2個實踐單元,可供學生在創新實踐課程中選修。其中:

(1)傳統鑄造基礎認知訓練,學時0.5天。主要内容為:了解鑄造工藝過程,各種造型與鑄件質量分析方法,利用傳統鑄造将模型鑄造成型。

(2)現代增材鑄造自主創新設計制作訓練,學時0.5天。主要内容為:了解增材砂型打印機原理,操作設備将砂型模打印成型,通過熔爐金屬對創新設計的産品進行澆築成型。

場地布局:訓練場地位于金工實習基地4樓,使用面積約132㎡。分增材砂型打印區、熔爐加熱鑄造區、鑄造翻砂工作台區,可同時容納40名學生進行實訓。

面向對象:全校所有理工科專業學生。

2.焊接實訓室

焊接實訓室主要承擔學生焊接實踐項目,讓學生了解各種焊接安全防護、熟悉各種焊接工藝、掌握設備的操作使用。學生通過1天的學習,綜合運用普通電弧焊、二氧化碳氣保焊、激光焊等焊接工藝,完成自主創新産品的制作。

訓練目标:

(1)了解焊接的種類、特點、應用和焊接設備;

(2)熟悉焊接訓練的安全操作規程;

(3)能夠進行電焊條選用;

(4)掌握手工電弧焊的工藝過程;

(5)體驗二氧化碳保護焊、氩弧焊的特點、工藝過程及應用;

(6)了解焊接接頭形式和坡口形式,不同空間位置的焊接;焊縫質量的控制分析,了解簡單的探傷原理及應用。

實訓内容:

各種焊接的安全操作使用,手工電弧焊、二氧化碳保護焊、氩弧焊、電阻焊,作品創新設計。

教學安排:本實訓室設有2個實踐單元,可供學生在創新實踐課程中選擇。其中:

(1)基礎訓練:學時0.5天,主要内容為:焊接安全事項及操作規程講解;各種類型焊接原理、設備和工具介紹;電焊條的分類及選用;焊接接頭形式和坡口形式介紹;焊接缺陷及焊縫質量控制介紹;現代焊縫檢測手段了解;典型焊接設備電焊演示;學生自主練習。

(2)自主創新設計制作訓練:學時0.5天。主要内容為:學生必須先修“焊接加工基礎訓練”,課下通過資料查閱、信息檢索等渠道和方式先行了解機械零部件産品實現過程,自主創新設計産品并繪制裝配圖、零件圖、焊接示意圖,編制工藝流程并安排合适焊接工序,選用合适焊接手段及焊接工藝參數自主開展焊接加工,滿足使用強度及剛度要求;并利用打磨工具對焊接位置進行簡單表面打磨處理,使工件表面質量光滑。

場地布局:訓練場地位于金工實習基地4樓,使用面積約240㎡。分成直流焊機、氣保護焊、氩弧焊、授課研讨區、老師示範區,可同時容納40名學生進行實訓。

面向對象:全校所有理工科專業學生。

3.3D打印實訓室

3D打印實訓室主要承擔學生的3D打印實踐項目。培養學生創新設計能力,并将學生的創新産品打印出實際産品。學生通過1天的學習,學會3D打印機的使用和三維數模的數據處理,為以後的自主學習與創新提供一個更高的開放性的平台。

訓練目标:

(1)了解3D打印的原理、特點和應用;

(2)熟悉3D打印設備的工藝、材料和操作;

(3)了解3D建模基本特征造型;

(4)了解三維模型的正向設計及逆向設計;

(5)具備獨立完成簡單零件的3D打印制作的能力。

實訓内容:

3D打印軟件的使用,作品建模設計或選擇、三維打印加工程序生成、文件傳輸、操作3D打印機制作作品。

教學安排:本實訓室設有2個實踐單元,可供學生在創新實踐課程中選修。其中:

3D打印學時1天,主要内容為:3D打印原理講解;桌面型3D打印機操作講解;學生調用合适三維模型操作FDM桌面打印機打印産品。

場地布局:訓練場地位于金工實習基地4樓,使用面積約180㎡。分成增材打印區、數據建模區、授課研讨區,可同時容納40名學生進行實訓。

面向對象:3D打印面向全校所有理工科專業學生。

4.工業機器人實訓室

工業機器人實訓室主要承擔學生的機器人實踐實訓,本課程主要講解工業機器人的基礎知識、編程與調試技術,以認識工業機器人、掌握其基本操作及編程方法為目标,依次學習什麼是工業機器人、認識工業機器人的控制櫃與示教器、如何安全使用工業機器人、怎樣手動操縱工業機器人、如何讓工業機器人自己動起來、怎樣實現簡單空間軌迹路徑編程、怎樣實現搬運與碼垛、怎樣實現上下料等知識技能點,并通過搬運、碼垛等典型項目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的體驗工業機器人的魅力。

訓練目标:

(1)在不同坐标系下正确使用上述各編輯指令,實現在不同任務時靈活運用機器人的能力;

(2)工業機器人搬運碼垛工作站、打磨工作站、裝配工作站、塗膠工作站的編程與應用,并實現過程柔順作業;

(3)簡易拆裝機器人進行拆卸、裝配、調試,并實現簡單動作與繪畫。

實訓内容:

機器人的機械結構認知與分類;講解機器人的拆裝和生活中部分應用場景;熟悉機器人的示教編程與離線編程;學習機器人離線編程方法與機器人應用;學習機器人視覺系統組成原理與機器人在智能分揀,識别領域的應用;

教學安排:

本工種設置2個實踐單元,可供學生們在實踐課程中選修:

(1)機器人操作與編程,學時0.5天。主要内容:認識機器人本體、控制器、示教器;了解機器人多模塊實訓工作台;機器人數據備份、導入,手動操作與自動運行。

(2)機器人實訓,學時0.5天。主要内容:機器人搬運實訓模塊操作;模拟塗膠實訓模塊拆裝及操作;簡易拆裝機器人的拆卸、裝配與調試。

場地布局:訓練場地位于金工實習基地4樓,使用面積約330㎡。分成理論教學區和綜合訓練區共兩個區域,可同時容納40名學生進行實訓。

面向對象:全校所有理工科專業學生。

5.激光加工實訓室

激光加工實訓室主要承擔學生激光加工技術相關的實踐訓練。從介紹激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機理出發,重點講解激光加工技術的基礎原理、操作與應用,并對典型的激光切割、激光内雕等應用案例進行演示,使學生有直觀的認識。

訓練目标:

(1)了解激光内雕、激光雕刻、激光打标、激光切割等特種加工工藝的原理、特點和應用;

(2)熟悉激光加工設備的組成、操作要求;

(3)能夠獨立完成産品設計及激光加工制作;

(4)能夠獨立完成産品數據采集、點雲數據處理;

實訓内容:

(1)學習非金屬激光雕刻切割機(二氧化碳激光器)和金屬切割機(光纖激光器)的軟件使用和設備操作,完成作品的設計和激光雕刻及切割

(2)學習激光打标機設計軟件和設備操作,完成作品的設計和激光打标制作;

(3)學習激光内雕機設計軟件和設備操作,完成簡單作品的設計和激光内雕制作;

(4)學習使用激光掃描儀完成簡單作品的數據采集和數據處理。

教學安排:本實訓室設有3個實踐單元,可供學生在創新實踐課程中選修。其中:

(1)激光加工1(非金屬零件激光加工實訓):學時0.5天,主要内容為:激光加工基本原理,非金屬産品(書簽)設計及加工、激光内雕産品(水晶内雕)設計及加工;

(2)激光加工2(金屬零件激光加工實訓):學時0.5天,主要内容為:激光加工基本原理,金屬産品設計及加工、每人完成一個由金屬切割機、金屬打标機兩種設備串聯加工的産品組件;

(3)激光加工3(藝術零件激光加工實訓):學時0.5天,主要内容為:激光加工基本原理、激光内雕産品(水晶内雕)設計及加工、激光打标産品設計及加工、非金屬産品設計及加工;

場地布局:訓練場地位于金工實習基地4樓,180㎡。分成激光特種加工區和反求數據采集處理區,可同時容納40名學生進行實訓。

面向對象:全校所有理工科專業學生。

6.車工實訓室

車工實訓室主要承擔學生的普通車床、數控車床的實踐實訓,課程包括理論授課和實踐教學兩大闆塊,理論部分涵蓋普車/數車加工的基本概念、操作流程、刀具選擇、參數設置以及質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實踐部分圍繞着車床的操作展開,學生根據圖紙選用刀具、夾具及量具,并能獨立完成簡單零件的完整加工,初步理解車床加工工藝流程。

訓練目标:

(1)了解車削訓練的安全操作規程;了解普通車床、數控車床基本構造、用途及柔性化、智能化發展趨勢;熟悉金屬切削的基本知識:

(2)熟悉普通車床、數控車床組成及其操作流程;車刀的種類、組成,車刀角度及其作用和選用;學會車削基本加工方法的工藝過程、特點及應用,具備看懂和編制工藝卡的能力;

(3)了解車削零件的尺寸公差等級和表面粗糙度Ra值;掌握“工藝參數-加工質量-加工效率”三者之間的關系。

實訓内容:

(1)普通車床及數控車床開車:上電、工件安裝、刀具安裝、手柄操作、試切;普通車床車削基本方法操作:切斷下料、車端面、車台階面、車外圓、車錐面、車成形面、孔加工、螺紋加工等;

(2)能夠獨立完成簡單零件的車削加工,并利用量具、質量檢測工具進行檢驗。

教學安排:

本實訓室設有3個實踐單元,可供學生在創新實踐課程中選修。其中:

(1)車削加工基礎訓練 ( 普通車床)學時2天。主要内容為:(普通車床)車削加工概述,普通車床結構及空車操作,車削基本操作演示與練習(切斷、車端面、打中心孔、車外圓),典型零件工藝卡工藝流程講解、車削加工工藝知識講解。

(2)數控車加工基礎訓練(數控車床)學時2天。主要内容為:車削加工概述,數控車床結構及空車操作,車削基本操作演示與練習(工件定位裝夾、刀具裝夾與編号、試切對刀、起刀點終點确定、程序輸入與調用)典型零件數控加工工藝知識、編程知識講解,典型零件數控車削加工講解。

(3)車削加工自主創新設計制作訓練,學時0.5天。必須先修“車削加工基礎訓練”,對自主創新設計産品繪制裝配圖、零件圖,編制加工工藝卡,按照加工工藝卡實現加工制造。在普通車床完成工件的定位夾緊及加工,自主在機床上定位夾緊工件、對刀,完成工件的加工,并利用合适量具進行尺寸及表面質量檢測、返修調整。

場地布局:訓練場地位于金工實習基地3樓,使用面積約1450㎡。分成普通車床實訓區、數控車床實踐區、自主創新設計區、普通車床數控改造區,可同時容納80名學生進行實訓。

面向對象:全校所有理工科專業學生。

7.鉗工實訓室

鉗工實訓室主要承擔學生的鉗工實踐實訓,鉗工訓練以手工操作為主,是利用各種手持工具對工件進行加工的一種方法,因常在鉗工台上用虎鉗夾持工件操作而得名,在機械制造和修配工作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種。

訓練目标:

(1)了解鉗工訓練的安全操作規程,熟悉鉗工的特點、加工範圍及應用;

(2)熟悉常用工具,比如劃針、鋼闆尺、鋼絲鋸、锉刀、麻花鑽、樣沖、手錘的安全使用方法;

(3)熟練掌握基本量具,如遊标卡尺的測量與讀數方法;

(4)掌握劃線、起鋸、鋸削、锉削、孔加工、攻螺紋等基本技能以及工件的裝配與拆卸技巧。

實訓内容:

通過實際演示、實時指導、全程參與讓學生經曆鶴嘴錘頭從毛坯到成品的完整誕生過程,并讓學生在由粗加工到精加工的手動磨練中掌握鉗工的各項基本操作。

教學安排:本實訓室設有2個實踐單元,可供學生在創新實踐課程中選修。其中:

(1)鉗工基礎訓練,學時 0.5天,主要内容為:了解鉗工訓練的安全操作規程;熟悉鉗工的特點、加工範圍及應用

(2)鉗工加工自主創新設計制作訓練,學時 2天。主要内容為:必須先修“銑削加工基礎訓練”,對自主創新設計産品繪制裝配圖、零件圖,編制加工工藝,按照加工工藝實現加工制造。在虎鉗上完成工件的定位夾緊及加工,自主夾緊工件,完成工件的加工,并利用合适量具進行尺寸及表面質量檢測、返修調整。

場地布局:訓練場地位于金工實習基地3樓,使用面積約300㎡,可同時容納80名學生進行實訓。

面向對象:全校所有理工科專業學生。

8.磨工實訓室

磨削實訓室主要承擔學生的普通磨床、數控磨床實踐實訓,熟悉普通磨床、小平面磨床、數控磨床的基本操作,掌握磨削加工工藝。

訓練目标:

(1)熟練使用千分尺、百分表等量具;

(2)掌握外圓零件的磨削工藝過程與加工;熟練對砂輪靜平衡調整。

實訓内容:

(1)了解磨削的特點、加工範圍及應用;

(2)了解磨床種類及結構,磨削液的種類和作用,砂輪的組成;

(3)熟悉磨削訓練的安全操作規程,學會磨削常用量具和夾具的使用方法;

(4)磨外圓(縱磨、橫磨、綜合磨)、磨平面、砂輪靜平衡調整的現場演示及部分操作。

教學安排:本實訓室設有平磨和外磨,共2個實踐單元,主要内容為:磨削概述與安全注意事項、千分尺的使用、磨外圓、磨平面、砂輪靜平衡調整的演示及操作;完成典型零件的外圓磨削的加工。

場地布局:訓練場地位于金工實習基地3樓,使用面積約300㎡.可同時容納40名學生進行實訓。

    面向對象:全校所有理工科專業學生。


9.數控加工實訓室

數控加工實訓室主要承擔學生的數控加工實踐項目。實訓室配備不同類型數控車床以及加工中心,學生通過1天的學習,了解數控加工的原理,學習數控編程,掌握操作數控機床來加工零件的方法。

訓練目标:

(1)了解數控加工的原理、特點以及優勢;

(2)認識數控程序,包括G代碼、M代碼、S代碼、F代碼、T代碼的功能以及使用方法,學習數控程序的編寫;

(3)掌握在“MDI”、“手脈”、“自動”、“手動”不同模式下操作數控機床;

(4)掌握裝夾材料,獨立完成數控加工的完整流程;

實訓内容:

學習編寫數控程序,分組完成不同零件的加工任務,學會處理一些常見的故障

教學安排:本實訓室設有2個實踐單元,可供學生在創新實踐課程中選修。其中:

(1)數控程序編寫訓練,學時0.5天。主要内容:認識數控代碼,掌握不同代碼的功能和應用,學習編寫完整的數控程序。

(2)數控機床操作訓練,學時0.5天。主要内容:學習認識數控機床,學習在不同模式下操作數控機床,掌握完成一個零件的完整加工步驟。

場地布局:實訓場地位于金工實習基地1樓102,使用面積約200㎡。分數控機床操作區和理論教學區,可同時容納40名學生進行實訓。

面向對象:全校所有理工科專業學生。


10.CAE實訓室

CAE實訓室主要承擔學生在工程領域中對CAE(計算機輔助工程技術)的實際操作和應用訓練。通過實訓,學生将了解和掌握CAE技術在現代工程中的應用,熟悉常用CAE軟件的操作流程,掌握基于CAE的工程分析與優化方法。學生将通過4課時的實訓,綜合運用仿真,完成從模型建立到仿真分析的全過程。

訓練目标

1. 了解CAE技術的基本概念、發展曆程及應用領域;

2. 熟悉CAE軟件界面及常用功能,掌握軟件的操作技巧;

3. 能夠進行幾何建模,建立工程分析模型;

4. 掌握網格劃分的基本原理與技巧;

5. 能夠運用CAE軟件進行簡單的仿真分析;

6. 了解CAE分析結果的後處理方法,能有效地提取和解釋仿真數據。

實訓内容:

1. CAE軟件基礎操作:包括軟件安裝與啟動,界面介紹,常用功能講解等。

2. 幾何建模:學習如何通過CAD圖紙或自定義建模工具創建仿真模型。

3. 網格劃分:介紹網格劃分的基本原理與方法,學習如何生成合适的網格以提高計算精度。

4. 力學分析:進行靜力學分析,學習如何設定邊界條件,加載條件及求解過程。。

5. 優化與後處理:利用CAE軟件對分析結果進行優化,提取關鍵數據,生成分析報告,進行結果可視化展示。

教學安排:本實訓室設有2個實踐單元,供學生在創新實踐課程中選擇,分别為:

1. 基礎訓練:學時2課時,主要内容包括:CAE軟件操作環境介紹,幾何建模與網格劃分基本操作,簡單的力學分析與熱分析示範,學員自主操作練習,答疑解惑。

2. 自主創新設計制作訓練:學時2課時,要求學生在掌握基礎訓練内容後,通過查閱資料、自主學習等方式,完成基于CAE軟件的結構優化分析任務。學生将在訓練過程中,選擇合适的材料與結構形式,進行力學分析與熱分析,最終完成一個小型項目的CAE分析報告。

場地布局:訓練場地位于雙創大樓A座5樓,使用面積約為190㎡。場地内配備高性能計算機、CAE軟件及mini産線演示設備,最大可同時容納36名學生進行實訓。

面向對象:本實訓室面向全校所有理工科專業學生。




Baidu
sogou